作者:研究发展中心 编辑:原小瑛 发表时间:2021年7月1日点击:49
1950年-1978年
1950年
1950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正式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章程(草案)》等重要文件,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刘少奇同志在此次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并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临时理事会,由薄一波同志任主任,程子华同志任副主任,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同年,中农集团的前身——全国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处成立,负责杂肥、化肥购销。
1953年
中华全国合作社成立供应业务第二批发管理局,主管杂肥、化肥、农药、农药械,设立6个化肥农药批发站。
1955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生产资料第一总管理局和第二总管理局。一局负责排灌机械及配件、拖拉机配件、农具、耕畜;二局负责化肥、农药、农药械。
1962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设立了农业生产资料局,局下设化肥农药采购供应站,负责进口和归中央直接经营的农资商品的批发业务。
1970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商业部第二次合并,撤销了农业生产资料局。
1978年
经国务院批准,又恢复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化肥农药采购供应站。
1982年-2009年
1982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同商业部合并,原供销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和化肥农药采购供应站合并成立了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
1988年
4月4日,国家经济委员会发文《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批复》,同意成立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
9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对化肥实施专营管理并委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各级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对化肥实行专营,其他部门、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经营化肥。
1990年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完善化肥、农药、农膜专营办法的通知》正式实施,通知明确指出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各级供销社的农资经营单位是农资专营的主渠道。
1992年
11月,经原国务院经贸办批准,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更名为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并以该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中农集团,隶属国内贸易部领导。
1993年
2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正式成立,简称中农集团,是国内农资行业首家大型企业集团;同年3月28日,中农集团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
李鹏同志题词
温家宝同志题词
李岚清同志题词
1994年
国务院赋予了中农集团进出口业务经营权。
1995年
7月5日,国内贸易部和供销总社联合下发《关于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等十一家企业划归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的通知》,国内贸易部直属的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即日起从国内贸易部分离,归供销总社管理。
1998年
11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正式取消国产化肥指令性生产计划和统配收购计划,由化肥生产和经营企业自主进行购销活动;拓宽化肥渠道,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适当增加化肥进口代理渠道,赋予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化肥进口代理经营权。
2001年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获发《企业集团登记证》,确定集团名称为“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简称“中农集团”,母公司名称“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
2004年
8月,中农集团被商务部认定为具有对外援助物资项目A级实施企业资格。
2007年
“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以下简称“新网工程”)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新网工程中提出“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是“服务三农”的重要平台之一,主要由中农集团负责承建,这对中农集团探索多种业态发展模式,推进农资连锁经营有着重要意义。
2008年
12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办公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农集团《关于中农集团改制工作的情况汇报》所提出的改制方案。自此,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筹备阶段。
2010年-2018年
2010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本级企业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成立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中农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中农集团本部化肥、农药、农膜三大主营业务改制全面完成,分别成立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农集团通用化工有限公司,实现独立运营。
2011年
中农集团通过资本运营方式,成功进入农业机械制造、流通及种子研发、流通领域,为农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2015年
8月,中农集团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中农农服通过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作物种植全程解决方案,推动中农集团从传统农资流通商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升级。
2016年
上海期货交易所批准中农集团下属的吴泾仓库作为其期货交割库,承接期货存放、交割业务。
2017年
2月,中农集团签约对口帮扶贫困县江西省寻乌县,在供销总社和寻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定点帮扶晨光镇高布村。
11月16日,中农集团下属中农立华(股票代码:603970)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出资企业中第一家IPO企业。
2019年至今
2019年
根据《中国供销集团产业整合方案》,中国供销石油有限公司划入中农集团管理。中农集团形成化肥、农药、农用汽柴油、农机、种子、农膜等多个业务板块,完善了农资经营服务体系。
编制印发《中农集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贡献中农力量。
通过持续投入进行扶贫攻坚,12月,高布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按照供销集团战略部署,中农集团又承接了安徽潜山、江西安远等地的扶贫项目。
12月18日,中农集团旗下五洲丰参与的“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控释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农博远参与的 “东北玉米全价值仿生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20年
春耕期间,中农集团向全行业发布《携手抗疫,共保春耕》倡议书,联合100多家农资企业紧密协作、保供稳价,共克时艰。
在湖北肥料短缺时期,对接供应8万吨肥料,随时补足供应缺口,同时向湖北有关生产企业采购10万吨肥料,支持企业恢复正常运营,另外还定向湖北的贫困地区捐助农资支持春耕生产。
3月9日,中农立华14台高效喷雾机作为中国首批援助巴基斯坦蝗灾物资顺利抵达卡拉奇机场。
4月,根据供销总社组织开展帮助销售湖北滞销农产品的通知,中农集团举全公司之力帮助销售湖北农产品,集团及所属企业通过工会、个人购买,再加上对外零加价销售的方式,共计采购湖北地区农产品300余万元。
中农集团春耕保供稳价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央媒共报道中农集团保春耕20余次。
参与编制《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推进农膜治理工作方案》,发起农膜治理阜阳行动,并在全国选点开展试点工作。
11月6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批准中农集团旗下河北沧州中农仓库为指定尿素交割厂库,为中农集团尿素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21年
年初,供销总社下发《关于表彰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中农集团旗下湖南隆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春耕期间,中农集团向全行业发布《携手抗疫,共保春耕》倡议书,与100多家农资企业联手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
中农集团保春耕情况9次登上央视新闻,学习强国、人民日报、中华合作时报等主流媒体也相继发布中农集团报道30余篇。
2月23日,编制印发《中农集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工作方案》,明确“三化四优五强化”,打造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9+N”为农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大力推广绿色农资。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总要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研发低毒低残留农药,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参与编制《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推进农膜治理工作方案》,并在山东临沂、新疆乌苏开展试点工作。
积极提供“线下+线上”的农业技术服务。1300多名农技人员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积极开展产品培训会、农民会等,并通过中农在线科技大讲堂等平台,开展线上直播服务农户。
夯实基层服务网络。目前拥有500多家各类服务中心和1.78万个基层经销网点,服务覆盖2396个合作社,机械作业187.02万亩次,建设示范田20.73万亩,涵盖三大主粮在内的28个作物品种。
打造供销合作社特色品牌。根据总社“七代会”提出的实施“供销品牌创建行动”要求,以突出“中国供销合作社”LOGO为核心,设计“中国农资®·服务中心”整体方案,统一形象,统一标识,统一品牌。
4月6日,中农集团下属中农联合(股票代码:003042)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对社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具有重大示范和带动效应。
6月初,中农集团与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共同策划了“百年风华 中农力量——党旗在为农服务一线高高飘扬”的专题采访活动,深入12个省市的22个基层一线网点,历时10余天,采访报道基层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
6月24日上午,中央和国家机关“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农集团党委第七支部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充分肯定了第七支部在全力抗击疫情和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的担当和作为。
迤迤百年,中农集团由彼时的新生幼苗,壮大成如今的农资流通重要力量。其伴随党和国家同频共振的激荡历史,亦是不忘初心、守正创新的企业精神史。
下一个百年,以乡村全面振兴为起点,中农集团将深化改革,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担当新使命,在百年征程中续写新辉煌!
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日快乐!
点击此处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