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行动丰收圆梦④|聚焦皖北“打深井” 建立为农服务生态圈

编辑:原小瑛 发表时间:2021年9月26日点击:46

       九月的皖北,金黄的玉米与火红的高粱即将进入收获期。万亩良田在阳光下交相辉映,映照着农户丰收喜悦的心情。


 
       这些天,望着自家丰收在即的高粱,安徽省蒙城县双涧镇李寨村种植大户杨凤军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我家的高粱穗大、穗粒饱满,品质非常好,亩产量预计会超过前两年。”原来,杨凤军家的1692亩高粱,今年全部交由蒙城中国农资®·服务中心进行托管服务,不仅省心省力,收成也有了保障。
 
       土地托管面积不断增加
 
       双涧镇政府在2020年与中农集团旗下的中农国昌现代农业服务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土地托管服务协议,签订了4200亩的土地托管面积,共包含9个行政村,主要作物包括小麦、高粱和玉米。在此基础上,蒙城中国农资®·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中农国昌业务经理周伟说:“对于托管的土地,我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托管服务。产前集中农资供应、统一农机作业,大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产中统一管理,粮食的品质和产量提高;产后统一收割,并为农户提供粮食销售服务。通过我们的服务,农户每季增收可达每亩150元左右。”

 
       今年4月,以中农国昌为依托,蒙城中国农资®·服务中心在双涧镇刘周村托管玉米1100亩。服务中心的农技师每季提供8次以上的技术巡田,随时关注玉米长势,遇到问题及时出方案进行管理。在土地托管服务中,服务中心会针对不同作物设定好相应的农资及服务套餐。例如,今年玉米锈病比较多,通过农艺师巡田,及时提供解决方案,将病害对作物的影响降到最低。今年刘周村玉米收割已经确定专业的收割作业人员进行统一收割,农户的收割成本每亩预计能节约近20%。一般收割玉米一亩大约需要50元,通过服务中心统一组织收割,一亩地40元左右就能完成。
 
       为了如期完成玉米、高粱的秋收,蒙城中国农资®·服务中心在双涧镇已投入打捆机12台,本季计划再投入12台,确保秸秆保质保量完成打捆,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收割机,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收割。今年截至目前,蒙城中国农资®·服务中心已签订土地托管面积达7000多亩,预计秋收之后,托管面积还将增加。
 
       打造为农服务产业生态圈
 
       蒙城县是皖北地区产粮大县,尤其双涧镇对农机的需求较大。2020年,蒙城中国农资®·服务中心在双涧镇试点了3个村,一方面带动了双涧镇秸秆离田和综合利用,方便了老百姓更好地耕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目前,双涧镇正在探索土地全产业链的托管模式,当地对服务中心的托管服务给予认可的同时,也期待其在双涧镇的现代化农业探索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2016年成立以来,中农国昌以耕、种、管、收全程农机作业服务为切入点,逐步形成以大田农业服务、经作服务、秸秆收储运销服务和农机销售运营、农产品营销为主业的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农机服务更能展现农服的技术,不同的农机作业水平,种子发芽率,收成都不同,最终农户的收益不同。我们投入先进的农机设备,提供先进的技术,带动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更好地发展。”周伟说,“例如打捆机,服务中心不但投入机器设备,还全程培训指导当地机手,帮助农户增加收入。”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探索中,中农国昌一方面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菜单式服务,包含农资解决方案、种植技术解决方案、金融、保险解决方案、信息管理解决方案等,可以按需定制提供菜单式服务。另一方面,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群体紧密合作,根据需求,帮助他们提升规模,形成农业种植服务产业集群,打造为农服务产业生态圈。
 
       中农助力农户年年丰收
 
       今年夏收期间,中农国昌共投放了120台收割机,服务面积31万多亩,服务农户3.1万余户。周伟说,通过金融互助服务,农户贷款成本远低于其他渠道12%-14%的年化利率水平,可以满足种地大户扩展规模、农资购买等方面的需求。
 
       在农资供应方面,中农国昌近年来增加了各类作物专用肥、有机肥的使用,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根据不同的作物需求提供相应产品。根据各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制订出与当地相适宜的土地托管套餐方案和标准化服务方案。
 
       杨凤军的高粱,预计10月1-5日收割完毕。说到与中农国昌的合作,杨凤军说:“前几年种地,全靠自己摸索。与中农国昌合作两年来,每次打药时他们都及时过来,从头到尾技术服务一直都很到位。亩产量比以前提高了,成本反而降低了,收入比之前增加了不少。”
 
       如今,在蒙城地区,像杨凤军一样因中农国昌和蒙城中国农资®·服务中心而受益的农户越来越多。


       点击此处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