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英亚(中国) / 党的建设 / 党建专题

中农集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二 |红色供销百天读㊻ 上下一致建设基层供销合作社

编辑:王海涛 发表时间:2021年5月23日点击:21

 
  为使我国国民经济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党中央决定自1963年起,再用三年的时间,作为过渡阶段,总结经验、创造条件、瞻前顾后、全面安排。其后,从1966年开始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这是一个重要决策。
 
  在三年过渡阶段,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是,根据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按照解决吃、穿、用,加强基础工业,兼顾国防的要求,对国民经济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
 
  在此阶段,供销合作社的工作贯彻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坚持政治挂帅、思想领先,按产、供、销和人、物、财的顺序办事,把支援农业、支援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放在第一位,促进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确定工作的总目标以基层社工作为重点,多快好省地组织商品流通,把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到1962年,由于基层供销合作社规模小、资金少、经营品种少,不利于群众购销,也不利于经济核算,开始按照经济区域或行政区划加以调整。
 
  1963 年,整个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全面好转。在大好形势下,有些基层供销合作社的购销业务出现了物价下降,不敢购销,某些商品积压等一些新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各级社对上级社为下级社服务、批发为零售服务、基层供销合作社为群众服务的方针贯彻不力,使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和问题未能及时解决。为此,1963年8月13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基层供销合作购销业务的指示》要求县以上各级社尤其是县社必须加强对基层供销合作社的领导,积极地帮助基层供销合作社解决经营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能够轻装前进,把购销业务搞活。除要求各地基层供销合作社大力加强农副产品的收购和推销工作,积极组织工业品下乡,做好供应工作外,还提出要有领导地妥善解决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商品积压问题,并对经过努力,仍然无法推销的积压商品,分别进行处理。
 
  这一年,河南林县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战胜一切困难,努力做好山区物资供应和农副产品收购工作,全心全意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先进事迹,先后被《河南日报》和《人民日报》报道。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文,在全系统大力推广和学习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经验。
 
  为迎接国民经济更加全面好转,1964 年3月和 6 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供销社组织了两批调查组,共1000多人参加,由主任或副主任带队下去蹲点,对基层供销合作社进行了深入的、细致的、系统的调查研究,协助他们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每一个基层供销合作社都有一个好的党支部,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坚决贯彻上级社为基层社服务,基层社服从上级社领导的原则,使基层供销合作社成为社会主义商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
 
 
  在两次调查的同时,全系统广泛地开展了“五好”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六好”职工运动,各地都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找出了样板,树立了旗帜,推动了运动的开展,涌现出山西浮山县寨疙瘩供销合作社、北京房山县黄山店背篓商店等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1965年5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制定和颁发了《基层供销合作社工作条例(草案)》,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性质、任务、地位、作用和具体的工作方针、政策、方法等,对巩固和提高基层供销合作社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三年过渡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好转,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上级社的领导和支持下,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情况逐年出现了较大发展。
 
 
  (参考资料:《中国供销社发展史》、《中国供销合作社70年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