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农控股 发表时间:2025年4月29日点击:335
4月25日,“中国供销服务林西县万亩密植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启动会在内蒙古林西县新林镇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林西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办,林西县新林镇人民政府承办,中农控股和林西县农牧局协办。在活动现场,中农控股以专业的农业服务能力和先进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打造的玉米提质增产成果成为瞩目的焦点,赢得了与会者的赞誉和信赖。
全域联动,大力推动玉米单产提升
赤峰市林西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孙国利表示,林西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会与中农这样的优质农资供应企业紧密合作,优化供应链,保障农资质优价廉、配送及时,该项目将通过“试点示范+辐射带动”模式,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探索供销服务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新林镇党委书记李成华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中国供销服务万亩密植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启动,对新林镇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新林镇党委、政府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中农控股磷复肥事业部副经理王通表示,这次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以五星村试验示范为切入点,通过实施“中国农资玉米提质增产专项行动”,践行“产品服务化、服务方案化、方案科学化”理念,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模式,强化基层服务能力。中农控股为农服务团队将持续建设“三个中农”,实施“六个工程”,以农服生态圈为纽带,与基层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及行业同仁共建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助力“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目标落地。
技术驱动,玉米密植助农丰收稳粮仓
2024年,中农控股率先提出“玉米单产提升”专项行动,聚焦玉米主产区,在内蒙古、山东、辽宁等地开展“玉米单产提升”技术集成应用与推广,其中,内蒙古东部地区种植面积大、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条件成熟,成为项目的重要试验示范及推广地区。
中农控股农业服务事业部副经理孙希园对密植玉米高产技术体系及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表示,为提升玉米单产水平,中农控股持续创新服务模式,率先构建了“1-6-10”农业服务技术模型。该模型通过整合测土配肥、优种选育、农机配套和科学管理四大要素,形成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在具体实施层面,通过构建玉米产量精准调控系统,创新推出“肥料+滴灌+良种+配套管理技术”四位一体的服务套餐。该方案不仅实现了水肥精准施用与生长调控技术的有机结合,更依托“中国农资·为农服务中心”平台体系,建立起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服务网络,有效推动现代农业技术在玉米种植领域的落地应用。
中农控股农业服务事业部服务经理辛月介绍,2024年,中农控股在内蒙古赤峰松山区、林西县、翁牛特旗等地建设了多个玉米密植技术示范田,总面积2000余亩。通过“合理增密+水肥精准调控+抗逆品种选育”的技术集成模式,示范田实现三大突破:第一,产量提升。密植技术应用比传统种植模式增产15%-20%。第二,减肥增效。通过水肥一体化方案实施,水肥利用率提高30%。第三,效益提升。通过玉米合理密植,农户每亩地增收150元——200元。这些数据为2025年密植技术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案例基础,同时,这一技术的应用,也是中农控股在玉米提质增产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活动现场,玉米种植大户代表讲述了自己采用中农密植精准调控模式后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这些生动的案例不仅让与会者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也为大家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玉米种植模式。
林西县新林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刘明介绍,在2024年农业生产中,该村依托中农控股提供的玉米密植水肥一体化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村级示范田产量大幅提升,亩均增产幅度达10%-20%,穗粒数增长15%,玉米植株的抗倒伏率提高30%,为保障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广大农户的积极参与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涌动,中农控股将充分整合优势力量,与林西县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及村集体形成多方联动机制,以“四千工程”为载体,示范千亩百县、培训千场万次、想尽千方百计、增产千家万户,构建玉米单产提升新范式,全力推进万亩密植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多贡献。
活动当日,中农控股第三党支部与林西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支部携手举办“党建赋能供销社中农携手兴农业”联学联建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