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王海涛 发表时间:2021年7月29日点击:2
党 史 背 景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凤阳小岗村,与当地领导干部、村民代表座谈,部署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工作。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要抓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4个月后,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这是继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数十年来的再一次农村土地制度重大改革创新。小岗村座谈会上,习近平同时指出,深化农村改革需要多要素联动。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时,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十三五”开局之年,农村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促进了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的加快又助推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除延续2014年、2015年、2016年一号文件精神,要求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外,首次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
改革再动员再部署
2017年2月24日,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汪洋充分肯定供销合作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效,对下一阶段综合改革作出部署。时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全面总结了综合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的各项进展,介绍了综合改革的主要成效。
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17年2月24日在京召开
汪洋在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对深化综合改革提出要求——
要重视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坚持为农、务农、姓农,紧紧依靠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要强化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改造提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理顺社企关系,推动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形成与农民联结更紧密、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要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领域,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推进探索创新,守住风险底线,更加富有成效地抓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
2017年,山东省泗水县政府出台《泗水县建设秸秆收储体系实施方案》,由县供销合作社牵头,发动各镇、街建设秸秆收储点,依托供销合作社下属企业杨柳为农服务中心建立县级秸秆收储服务中心。
综合改革启动以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组织领导责任,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细化工作举措,明确责任分工,狠抓任务落实,综合改革试点进展顺利,综合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63个地市、761个县制定下发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山东等12个省的地级市全部出台实施意见。2015年底试点到期,总社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对试点工作开展了第三方评估,专家组对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全系统坚持为农、务农、姓农,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
推进以土地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提出“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在全省建成1012处乡镇为农服务中心,为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或半托管服务,服务内容涵盖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加工销售等各环节。
夯实为农服务基础,构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河北省依托供销合作社在11个地级市、147个县、1268个乡镇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民社员占到70%,初步实现了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
顺应“互联网+现代流通”新趋势,提升现代流通服务水平。各地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传统经营网络改造升级,总社组建“供销e家”全国电商平台,20多个省级供销合作社建立省级平台,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网货下乡进村、农货上网进城”。
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搭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浙江在省、市、县、乡4级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构建“三位一体”组织架构,实现了大组织大平台与小组织小农户的有机结合。
推动各层级供销合作社上下贯通,发挥系统整体优势。广东省供销合作社在农资、粮油、日用品等板块,组建省级龙头骨干企业,与20多个市、县供销合作社实现产权和业务对接,初步建起全省供销“一张网”。中国供销集团运用股权方式,在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市场等领域,与各地共同投资250多个大中型项目,打破了层级分割,整合了系统资源,形成了为农服务整体合力。
供销合作社又回来了
经过3年的综合改革,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
为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服务延伸到耕、种、管、收、售各环节,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覆盖65%的行政村,为建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搭建了框架。
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基层社数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质量明显提高,县及县以下的销售占全系统的比重提升到72.2%,初步扭转了基层长期薄弱的局面。
综合实力较快提升,2016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4.78万亿元,利润407.7亿元,比改革前的2013年分别增长49%和31%。
社会形象得到改善,供销合作社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干部职工增强了信心、找回了自信,农民群众感到“供销社又回来了”。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供销合作网、《中华合作时报》